技术为基 构筑“一通三防”安全堡垒
“十佳工程技术人员”——邢台矿通风科技术主管 张博
赶上了煤炭大好形势的尾巴,经历了煤炭市场的苦寒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煤炭形势,唯一不变的是他对煤矿技术工作的热爱和坚持,他就是邢台矿通风科技术主管张博。
勤思善改 攻坚克难
他并非煤矿子弟,却对煤矿存有特殊情感,在校期间,从接触煤矿知识的那一刻起,他并没有大多数人心里存在的害怕和不安,而是勤思进取、越战越勇,他利用毕业前一年时间完成了矿井通风模拟演示系统软件的设计,并在该校首届科技节课外学术类作品竞赛中荣获特等奖。
2011年来到邢台矿通风科后,他首先面对的是矿井错综复杂的巷道布置及密密麻麻的工程图纸,为尽快熟悉工作,他对照图纸,将足迹遍布了井下每一条通风巷道,对各巷道断面、支护、通风情况熟记于心。正式接触技术管理工作后,他发现通风科没有规程规定的通风立体示意图,经过问询老技术人员得知,由于井下通风巷道错综复杂,上下多重叠,除非空间立体感特别强之人不能画。他空间立体感一般,如果直接绘图很有可能半途而费,如绘制成功,巷道关系也难以保证其准确性,图纸用做指导决策意义不大。经过不断摸索研究,查阅资料,最终他确定了一种间接绘图法,即首先根据井下巷道标高,利用三维绘图软件制作巷道三维立体图,然后以三维立体图为底模板,绘制平面立体图。经过多个日夜的潜心绘制,最终圆满完成既定目标任务,该图填补了邢台矿无通风立体示意图的空白,受到领导一致好评。
2013年,他主导完成邢台矿通风网络解算系统的制作,该系统在矿井巷道三维立体显示方面更为精准,并且融入网络解算功能,对于矿井通风系统调整、风量预测具有指导性意义,提高了矿井通风系统调整科学化水平。
勤于实践 勇于创新
邢台矿开采年限长达49年之久,井下通风系统复杂,采空区密布,矿井通风系统管理、防灭火工作是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同时也存在很大的挑战。时代在前进,科技在进步,煤矿装备水平在不断提升,安全管理越发精准,仅依靠经验难以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将科技转化成安全。
深知这一点的他,工作中坚持深入井下现场,掌握现场实际情况,同时,平时多关注煤矿安全信息,对“一通三防”新工艺、新设备格外留心。采煤工作面隅角瓦斯问题历来采用的较为有效的治理方法是加强隅角放顶、挂设风障、接设风机风筒等,由于接设风机风筒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已被规程明令禁止,取而代之的是增设隅角抽放设备。邢台矿为低瓦斯矿井,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涌出量较小,但个别工作面隅角瓦斯浓度偏高,存在超限报警危险,因此必须予以治理。增设隅角抽放设备,不但会增加较多成本投入,而且对工作面正常回采也会带来一定程度影响。传统的加强放顶管理、挂设风障等措施又存在较多不稳定因素,可靠性不高,因此选择一种成本低、可靠性高的治理方法势在必行。
结合隅角瓦斯浓度并非很高的实际情况,他发现采用风水喷雾能很好解决成本和可靠性的问题。工作面两巷都铺设有风水管路,风、水取之方便,该方法只需增加风水喷头和部分风水软管,成本低、管理简单,依靠风来稀释瓦斯、水来降低粉尘产生,风水稳定,可靠性较高。该法通过在22209、7718回采工作面隅角的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善研技管 精益求精
作为通风科技术主管,他在研究新工艺、新设备的同时,还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做好资料的管理工作。
7200采空区防灭火工程为邢台矿2017年防灭火重点工作,该工程进行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7620工作面采掘工作的正常开展和矿井年度接替计划。因此,要切实做到安全施工、治理有效,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项目施工前,他积极跑办协调,制定了从7620运料通道向7200采空区打注浆钻孔,采用直接隔绝和封堵漏风的技术方案及安全施工措施。为了施工安全,他在施工地点加设了瓦斯、一氧化碳传感器,24小时联网监测,同时要求施工人员携带便携式多种气体测试仪,随时检查气体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撤出;为了防止有害气体涌出和方便检查,他要求所有施工钻孔施工完成后必须加设常闭阀门,并且实行挂牌规范管理。多项行之有效的安全举措确保了向采空区施工注浆钻孔的安全进行,为7200采空区防灭火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技术资料管理方面,他创建了“一通三防”资料室,各类技术资料分类整理、摆放,设置了标签、目录,资料存放一目了然,资料管理更加精细化。
多年来,他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出了什么是爱岗敬业、什么是锐意进取,展现出作为一名优秀知识分子该有的坚守与追求。以科学创新为基石,构筑了牢固的“一通三防”安全堡垒。